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4日,记者从台儿庄区委宣传部获悉,2013中国·台儿庄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招商招展工作已经结束,共有台湾、北京等11个省市的178个非遗项目参展台儿庄古城非博会。 据了解,将于10月25日至29日在台儿庄古城举行的非博会参展项目主要包括沿河运城市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台湾非遗项目及省内国家级优秀非遗项目等。设置精品非遗项目展示区和特色非遗产品展销区两大展区。目前已招引展位216个,其...
王 婷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也称拉呼腔、拉后腔等,2008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扩展项目名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辐射30余县市。该剧种最早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广泛流传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对柳琴戏唱腔的影响颇大,使柳琴戏既有南方剧种的柔美低回,也有北方剧种的阳刚粗犷。 新时期以来,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所属的柳琴剧团...
大公网湖南频道消息 位于“湖南屋脊”壶瓶山下的湘鄂边陲的石门县,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聚居的多民族山区县。十万年的沧海桑田,留下宝贵的非遗财富。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在不断地消失中,有些项目随着人的消逝,已经失传,有的项目濒临灭绝,有效的保护、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这对石门县来说无疑是一次“大考”。 一场应运而生...
本报讯 (记者 郭艳菊) “啪啪,啪啪啪……”1月29日上午,伴随着黎族打柴舞响亮而有节奏的棍棒撞击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项目传承活动正式启动。崖城镇北岭村委会的郎典村,作为原生态打柴舞的主要传承基地,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 非遗是本土文化之精华,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活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的沈阳市,最近又有11项省级非遗项目,以自身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竞争力,参与全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角逐。 向“国家级非遗”冲刺的11个项目包括: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长篇)、沈阳新民民间故事、沈阳民间传统灯谜、白清寨传统唢呐、奉天落子、沈阳关氏皮影、沈阳相声、新民传统二人转、东北古建筑传统地仗、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锡伯族喜...
本报讯 (记者张坚)近日,作为西区醉龙舞的继承人,80多岁的黄焯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目前正处于公示期。 曾荫权曾夸“精彩” 记者见到根叔的时候,他的表情有点慵懒,不过当他舞起醉龙时,却像是换了一个人,浑身上下充满精神。记者看到的醉龙虽小,但非常沉,最小的也有10多斤重,记者单手去拿都有些吃力,但根叔舞起来却是相当自如有力,红色的醉龙在其身上盘旋飞...
近年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有序开展。截止2009年8月,我省已有国家级名录项目105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 目前,全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已正式开始。我省已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对各市、州报送的申报材料,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论证,并将专家论证通过的116个项目上报文化部。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处处洋溢着民间文化的浓郁气息。来自伊犁、塔城、博州、巴州、阿勒泰等5个地州13个县市的民间艺人相聚在这里,将世代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人们眼前。全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比赛给人们带来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大餐。 和布克赛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格尔》的故乡,闻名遐迩的《江格尔》史诗,是英勇、聪慧的蒙古族人民为中华文明和人类文化宝库所增添的瑰宝,其诗词所涉及的历史区...
为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充分展示我省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首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0日在浙江省世贸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根据“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宗旨,博览会确定“非遗美化生活,老店贴近百姓”的布展主题和“生在传承,贴近百姓”...
昨日从东莞市群众艺术馆获悉,我市有6个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东坑木鱼书(东坑)、赛龙舟(龙舟月:万江)、赛龙舟(中堂龙舟景:中堂)、麒麟舞(樟木头麒麟舞:樟木头)、七巧节(望牛墩)和麒麟制作(清溪)。 “这些项目经过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推荐和省文化厅确认,被认为是东莞比较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全省此次共推荐9...
近日,北京市文化局组织各门类专家召开了申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专家评审论证会。会议由北京市文化局非遗处处长千容主持,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鸣铎,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副主任戴兵等领导及北京市各所属门类专家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主要针对由各区县申报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进行评审论证。聘请了近40位个门类专家,按申报项目十大门类分组进行评审。各位...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7项,以及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7项,共计144项。至此,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第一批的189项增至333项。 本次公布的非遗名录,门类齐全,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具体有:望娘滩传说、遂宁坐歌堂、...
(四川新闻网记者 代朗 夏祎繁) 6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到来自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的百万善款。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此笔善款将专用于四川绵竹木板年画制作工艺、羌族刺绣和羌笛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当天,宝马中国文化之旅也同时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启程。 宝马爱心基金捐赠百万善款用于四川非遗项目保护 宝马中国文化之旅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启程 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副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